(记者 林婉玲)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以台风级强度于9月24日17时在广东阳江海陵岛沿海登陆,随后深入广西完成二登、三登,给华南多地带来狂风暴雨。从超强台风预警发布到热带低压影响消退,中国电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科技装备与责任担当筑牢通信生命线股票配资开户手机版,那抹穿梭风雨的“电信蓝”成为千万群众的安心底色。
把“堡垒”筑在风雨来临前
台风登陆前的精密部署,是通信畅通的第一道防线。“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中国电信提前完成资源预置与隐患清零,将防御关口前移。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成立防御台风通信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多个专项工作组,统筹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召开全省部署会议,要求各地市全面排查隐患、充足储备物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在广东惠州,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提前使用无人机巡检的方式对政府指定的临时安置点及覆盖政府重要部门区域的自有基站进行巡检,极大地加快了巡检效率,对发现松动的方柱外罩隐患及时进行了加固。
展开剩余77%在广东河源,为应对台风,中国电信河源分公司提前部署,向乡镇及低洼区域机房基站运送防汛沙袋,并赴现场检查发电机、光缆等关键物资储备,确保设备可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监控全市网络,重点盯防易灾区域,并提前在关键点位部署抢险队伍待命,确保及时响应。
在广东汕尾,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中国电信汕尾分公司连续召开多场防御会,全力守护通信,实时传递预警信息,组织364人次巡查光缆、机房,专项保障政府防汛等关键链路;备足油机、卫星电话等物资,51支应急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快速响应。
台风眼里的 “通信逆行者”
台风登陆后,中国电信抢修队伍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在狂风暴雨中展开“极速抢通战”,用专业与速度重建通信连接。
作为台风登陆主战场,中国电信阳江分公司的党员先锋队成为抢修主力。登陆前已完成11处隐患整改,前置2台卫星应急通信车、4台卫星背包基站及32台应急移动电源车。台风过境后,384名党员与抢修人员连夜冒雨排查,截至9月25日12时30分,累计修复光缆故障99单、基站故障72个,为多户重要政企客户抢通通信链路,用“红色力量”撑起网络生命线。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则以“重点保障零中断”为目标,将15个民生项目、115家重点客户的601条重要电路纳入专项保障清单。四百余人应急队伍分片包干,对多个避难场所实行信号逐点测试,针对地下进线间、低洼机房等风险点开展数十次专项排查。台风期间通过应急发电车、卫星电话等装备,确保应急指挥、民生服务等关键通信“不断线”。
中国电信揭阳分公司派出170人的应急队伍,调配发电机15台、便携卫星基站1套、卫星电话16部,并配备橡皮艇、备用光缆等物资,构建起“人员+设备+物资”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全力保障台风期间通信畅通。
抗台背后的“通信黑科技”
此次抗台中,中国电信的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为极端条件下的保障提供硬核支撑。
广东惠州、汕头等14个地市配备的“应急后勤保障包”成为抢修利器,内含天通卫星终端、智能安全帽及视频无人机等装备。无人机可快速巡查倒伏光缆与受损基站,智能安全帽实现抢修现场实时回传,卫星终端确保无公网区域联络畅通。中国电信珠海分公司在抢修中投入多台光熔接机、OTDR等专业设备,大幅提升光缆断点定位与修复效率,使重点堡垒基站100%快速恢复。
截至9月25日18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时,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已累计出动保障人员8057人次、车辆2322台次,发送应急预警短信11.2亿条;广西等地通过前置防御与精准响应,网络运行始终保持平稳,未出现大面积中断。
从提前防御到灾后值守,中国电信用系统化部署、专业化行动与科技化装备,再次诠释了“通信生命线”的守护密码。后续,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设施巡检与优化,确保服务不打折,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提供坚实的通信保障。
(图/中国电信)股票配资开户手机版
发布于:福建省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